
这是AI翻译的帖子。
描繪原子彈開發者奧本海默(Oppenheimer)跌宕起伏人生的電影「奧本海默」在日本的上映與爭議
- 写作语言: 韓国語
- •
-
基准国家: 日本
- •
- 娱乐
选择语言
2023年3月29日,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物理學家J·羅伯特·奧本海默的生平電影《奧本海默》在日本上映,時隔8個月。這部電影在全球取得了9億1200萬美元(約1350億日元)的票房佳績,成為一部超級賣座電影,但在唯一親身經歷原子彈恐怖的日本卻引發了爭議。
圖片出處:GPT4.0
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去年7月率先在全球上映,並與同期上映的《芭比》(Barbie)共同創造了「芭本海默」一詞,風靡一時。但由於日本民眾對原子彈投放的傷痛記憶,許多人感到不快,影院貼出警告標語,引發了反彈。最終,發行公司環球影業決定暫停在日本上映。
最終,時隔8個月,電影《奧本海默》在日本上映,首週末票房排名第四,收入3億7900萬日元(約36億韓元)。經歷過原子彈災難的日本觀眾在觀看電影後,給予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有人表示,每當電影中出現「廣島」、「長崎」等詞彙時,內心就會感到不安,但同時也對電影中描繪的原子彈試驗場景的華麗畫面感到驚嘆。另一位網民則評價道:「沉重而壓抑,但也美麗。」
對於奧本海默在戰後反對核武器競賽的行為,有人認為「這與目前核武器無國界化的現狀息息相關」。
但仍有一些人對電影中原子彈的描寫持批判態度。廣島市前市長平岡敬表示,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製造原子彈的人,是加害者的一員」,並評價他為「矛盾的人物」。
另一方面,原子彈受害者佐藤優紀(化名)表示:「在奧本海默(Oppenheimer)電影後半段的苦惱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暗含的對政治人物的責任追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