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AI翻译的帖子。
美國的對中國制裁反而促進中國科技自立:中國藉由自主研發提升晶片生產
- 写作语言: 韓国語
- •
-
基准国家: 日本
- •
- 信息技术
选择语言
美國自2022年開始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以來,持續擴大對中施壓的強度和範圍。今年5月,美國宣布將對傳統(舊型)半導體的關稅從25%提高至50%,並正在考慮對GAA(Gate-All-Around)和HBM(High Bandwidth Memory)等尖端半導體技術實施額外的制裁。然而,專家們指出,美國的制裁反而可能促進中國的技術自主,出現「制裁悖論」的現象。
中國經濟金融研究院院長 전병서(全炳瑞)指出,要關注到從去年底開始,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額和出口量都開始增加。美國在2022年底之後,將所有維修半導體設備的工程師撤出中國。這導致中國的半導體生產工廠一度面臨停擺的困境。但最近半導體產量的增加,顯示中國境內的半導體工廠已恢復正常運作。全院長解釋說:『中國過去依賴美國工程師的技術,但現在看來,他們已具備自行安裝設備的能力。』
也有意見指出,儘管美國實施制裁,但尖端半導體仍透過第三國流入中國。2022年8月,美國禁止輝達(Nvidia)的A100、H100等高性能人工智慧(AI)半導體出口,但據悉,中國正透過走私市場等迂迴方式取得尖端半導體。香港媒體南華早報(SCMP)最近報導,『中國正在快速擴大走私輝達A100、H100等AI半導體的市場』。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吳正赫(오정혁)專家分析指出,『中國企業已透過與外部雲端伺服器業者簽訂租賃合約或透過子公司購買等方式,取得多條取得尖端AI半導體的非正式管道。』
也有人指出,美國最近採取的措施,例如提高關稅等,成效有限。因為提高通用半導體關稅的時間點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的2025年,而且這項措施僅是政府隨時可以推翻的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