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AI翻译的帖子。
大發工業31年來首度出現營業赤字… 認證造假代價慘重
- 写作语言: 韓国語
- •
-
基准国家: 日本
- •
- 经济
选择语言
自泡沫經濟崩潰後的1993年3月期以來,時隔31年再次出現營業赤字。大發工業2024年3月期的單獨決算結果顯示,營業損益為赤字50億日圓(前一期為黑字380億日圓)。因認證造假導致長期停產及對合作夥伴的賠償金支付等,導致業績惡化無法避免。
根據決算公告,銷售額為1兆1810億日圓(較前一期減少20.9%)。由於認證造假,自2023年12月起所有車型的出貨都已停止,導致銷售額大幅下降。對合作夥伴的賠償累積,計入了700億日圓的特別損失。大發曾在2008年的雷曼兄弟事件後,憑藉徹底的成本削減等措施克服困境,但此次造假的代價卻非常巨大。不過,由於計入了640億日圓的營業外收益,包含稅金返還和調整等,因此當期純益維持黑字150億日圓(較前一期減少80.5%)。營業外收益的內容並未公開。
從財務狀況來看,流動資產為5070億日圓,較前一期減少1310億日圓,但流動負債也減少至3890億日圓,較前一期減少1400億日圓。負債總額為4150億日圓,較前一期減少1410億日圓,淨資產為4030億日圓,較前一期增加160億日圓。雖然收益惡化,但依舊維持著健康的財務狀況,並未依賴豐田汽車的資金或金融機構的貸款。不過,出貨恢復後,日本國內訂單僅恢復到之前水準的70%左右。由於新車導入等延誤,訂單減少的情況若持續下去,不僅業績,財務狀況也令人擔憂。
大發的造假事件也對豐田汽車集團整體造成了重大影響。豐田汽車在2024年3月期的決算中,純益達到4兆9449億日圓(較上一年度增長101.7%),創下歷史新高。但由於大發和豐田自動機器人的認證造假,豐田汽車也正在重新審視生產和開發體制。
豐田汽車未來計劃承擔合作夥伴和銷售店的勞務費用,並為加速電動汽車開發等投入總計1兆7000億日圓的投資。
大發因此次造假事件遭受重創,但正在獲得豐田汽車的支持,力求重振旗鼓。大發能否藉此機會解決認證造假問題,並再次實現成長,值得關注。